筑夢團隊:中國家蠶基因組。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有名蠶學家向仲懷的帶領下,于2003年成功繪制出世界帶頭者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2008年成功繪制出家蠶基因組精細圖,2009年成功繪制出蠶類基因組變異圖譜,讓世界為之震撼
夢想宣言
中國夢,蠶絲夢,讓重慶團隊始終站在世界之巔
在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蠶學宮”)四樓的一面白墻上,貼著“中國夢,蠶絲夢”六個鮮紅的大字。
“在我們的家蠶基因組研究團隊里,這是每個人都懷揣著的夢想。”我國家蠶基因組計劃主要完成人、國家973計劃單席科學家夏慶友如是說。
這個夢,已經做了半個多世紀
夏慶友是這個團隊的第三代領軍人物。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家蠶遺傳學的奠基者、原西南農業大學已故教授蔣同慶,就致力于家蠶品種遺傳資源的收集、保育和開發,為我國家蠶基因組的研究打下了長久基礎。
作為蔣同慶的弟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帶領著這支團隊,讓中國家蠶基因組計劃震撼了世界。
“所以說,我們這個夢,已經做了半個多世紀。”夏慶友說,當年放棄在日本做博士后的優越生活,回國跟著自己的恩師向仲懷院士,過著啃方便面、吃盒飯、長時間熬夜奮戰的“窮酸”日子,一點兒也不后悔。
2003年,整支團隊派出40多人,在北京進行封閉式研究,專心繪制家蠶基因組框架圖,頭天到晚除了分析數據,寫報告,就剩吃飯睡覺了,不少人都出現了身體不適。
3個多月的時間,他們成功了。
當成功繪制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的成果被告知世界時,世界震驚了。許多外國人沒想到中國能率先做出來。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日本聞訊后,拋棄了過去撇開中國“單干”的想法,主動派專家代表團來重慶,尋求合作。
一仗的結束,是另一仗的開始,不斷推陳出新讓團隊始終站在世界之巔
繪制出框架圖,可以說,家蠶基因組研究團隊打完了漂亮的一仗。可這一仗的結束,也是另一仗的開始。
從2003年到2008年,短短5年時間里,這支團隊又成功繪制出世界上帶頭者張家蠶基因組精細圖,同時也單次繪制出蠶類的基因組變異圖譜。
“這讓中國的家蠶基因組研究又邁了一大步!”頭發花白的向仲懷院士感慨說。
統計2000年-2010年各國發表的家蠶SCI論文,2000年,日本論文在所有論文中占比超過60%,中國的僅5%左右;但2010年,日本占比下滑到30%多,而中國的則超過了50%。
這足以證明,我國家蠶基因組研究水平的飛躍,成為無可爭辯的世界帶頭者。
利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生產綠色蠶絲;
采用化學方式的新理念改良蠶絲性能,生產品種更多的蠶絲產品;
啟動“絹絲動物基因組計劃”,研究不同能吐絲的生物之間的差異,讓蠶寶寶甚至能吐出蜘蛛絲一樣堅硬的絲;
……
在他們的眼中,所謂的“領頭羊”,是會一直不斷將世界上較先進的研究手段應用到家蠶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才能始終站在世界之巔。
絲綢之路很長,一批又一批年輕學者的成長,才能更好地鋪就這條路
4月17日,徐漢福從美國馬里蘭大學歸來。
作為家蠶基因組研究團隊外派交流的年輕學者,在一年的時間里,他重點學習了好的的轉基因技術,回來后,將把它應用到家蠶研究中。
程道軍也是外派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習的年輕學者,今年夏天,他也將回來。
從2007年至今,整支團隊輸送了近20名年輕學者到國外充電,讓他們把好的技術帶回來,推動家蠶的研究。
“絲綢之路很長,讓一大批年輕學者成長起來,才能更好地鋪就這條路。在更長的時間里,這能讓蠶絲夢得以一直延續。”夏慶友說。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聞名于世,而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也需要被更多人了解。
“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家蠶研究。”從2008年開始,研究團隊就把花了數千萬元做成的家蠶數據庫全部放在重點實驗室的網站上,只要進入網頁,就能查閱到。
至今為止,訪問量已經超過120萬,其中大部分來自于海外。
對于他們來說,這些成果不僅是中國團隊的,也是全世界的,只有更多的人關注家蠶研究,蠶絲夢才能真正發揚光大。